郑永辉;明末金门蔡献臣(1563—1641),在经济和文章上有所成就,特别是在文章方面,别有心得。其在提学浙江时,以理学家的身份审视文章和诗歌创作,认为学术(理学)为文学的基础,文学作品能否不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学问的深浅。基于此种认知,蔡献臣针对文章和诗歌创作提出“理气精神,虽平亦奇”和“诗如面谈,冲和健达”二论。前者引用曹丕的“文气”论和刘勰的“风骨”论,用其表而去其里,将其与理学绾合,以“精神”统摄“理”和“气”,形成一种新的“理气”文学论;诗歌方面,则根据平日研习《诗经》的理解,提出“诗如面谈”,并在古体和近体中应用,而在绝句中则实践了在“理气”文学论中的“冲和健达”。
2025年02期 v.24;No.93 48-5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400K] [下载次数:2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4 ]